在远离都市喧嚣的海珠区南华中路上,一家孤寂的店铺,几位上了年纪的员工,在这里守着拥有260多年历史的“成珠酒楼”最后一块血脉——成珠小凤饼。记者从海珠区文化局获悉,成珠小凤饼已通过广州市专家的评审,将很快公示入选广州市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仅剩一间门市
成珠酒楼原名成珠楼,是广州市能考证的最老的老字号茶楼。诞生于1746年,由一家称作“成珠馆”的简易平房发展而来。原主人、广州当时五大家族之一的伍氏衰落后,馆子转让吴氏,易名为“成珠饼家”,后虽数易其主,但生意一直很兴旺。成珠楼最出名的是小凤饼。据说是由清末广州豪绅伍子垣的家厨小凤所首创,后被其附近的成珠楼师傅改进而成为名品,故又名“成珠饼”。
2000年,有着260年历史的成珠酒楼正式结业,点心制作则交由成珠楼的老职工开设的饼厂继续制作,仅有一间销售门市部,开设于南华中路209号“成珠酒楼”的原址对面。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了这个位于工业大道石岗路工业区内的制饼加工厂探营。在制饼车间内,榄仁、芝麻、白糖、冰肉、瓜子、潮洲粉……将一盆盆制作原料一字排开后,负责制饼的梁师傅便从柜子取出已经制作好的冰肉和面粉。“这时按比例加入清水和花生油,冰肉和面粉就会很快融合在一起。”果然,在梁师傅的几番搓揉掺和下,冰肉和面粉很快变成了一大块面饼,这时再将原料逐一加入继续搓揉,小凤饼的饼体就基本制成了。接下来,饼体再经过切块、烘烤以及摊晾等过程后,一块块香脆可口的小凤饼就可以进入包装程序了。
薛师傅介绍,目前除了烤制小凤饼的器具已经从大砖炉改为现代的烤炉外,用料和制饼过程都沿用了两百多年前流传下来的传统。厂有12位师傅分工制饼,每天能生产400包左右,而逢年过节小凤饼的销量会大一些,不少老广州都专程赶来买些当手信赠送给亲朋好友。###NextPage###
减少肉油比例
小凤饼之所以能在街坊中打出名号,主要还是因为它合适老广们饮早茶的口味。南华西街的街坊潘女士说,现在不少搬离南华西的老街坊,“住多远的都时常会再回来买小凤饼。还有很多街坊,来买小凤饼做手信。”然而,许多年轻的街坊,一直认为“小凤饼”就是平常在西饼店都能买到的“鸡仔饼”。
“其实,小凤饼和鸡仔饼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用料。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采用成本较高的榄仁、潮洲粉作为用料,而一般的鸡仔饼则采用花生和面粉。”作为申请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有着30多年制饼经验的薛锐明师傅向记者介绍,小凤饼在制作工艺上也进行了一定的革新,比如饼体“缩水”近半更加方便食客进食等,此外,现在人们对饮食的降低冰肉和油在饼中的比例,不再像过去那么甜和油腻。
申报省级“非遗”
据薛锐明介绍,目前小凤饼由于销售渠道、经营管理权期限等限制,加上宣传包装的不足,“小凤饼”市场范围萎缩在同福西路一带,各大超市里也见不到踪迹。小凤饼采取承包经营管理制,保护资金十分匮乏。长此以往将逐渐在社会中消失。
去年,小凤饼制作工艺经海幢街文化站申报,成功入选海珠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者从海珠区文化局获悉,日前小凤饼已通过广州市专家的评审,将很快公示“晋升”广州市一级“非遗”,海珠区文广新局副局长钟晖介绍,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继续组织汇总材料,小凤饼将再接再厉申报省级“非遗”。今后,海珠区有关部门计划联合文化、工商、旅游等多个部门对小凤饼进行整体策划和包装宣传,融入南华西街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拓展市场,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来保住成珠小凤饼这一“成珠酒楼”的最后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