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85度C在台湾市场一举超过星巴克。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85度C便以300多家店,卖出超过1亿杯咖啡的战绩,把在台湾市场打拼8年的星巴克远远地甩在了后头;
2009年,成立不到一年时间的喜来公社就拿到了智基创投的风险投资,短短一年时间里就在上海“跑”出了9家店;
2009年,与知名营销策划机构金汇通合作的武汉仟吉销售额突破2亿元,一举成为烘焙行业的强势品牌。通过与金汇通合作,仟吉西饼从无到有,门店总数从当初的1家到现在的40多家的直营连锁专卖,在代表武汉风尚的新天地,成为唯一入驻的烘焙品牌。
近年来,烘焙行业可谓是风生水起。产业竞争升级与品牌变革已经到来,对于众多中国烘焙品牌而言,在行业发生深刻变革之际,如何顺势而为,实现品牌突围?
□ 行业:初级竞争
本文发表于博锐管理在线|www.boraid.com|11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跟风港式面包起步,到九十年代大批台资烘焙厂商涌入,再到近几年来国内烘焙企业初具实力,中国烘焙业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然而发展到今天,整个烘焙行业仍停留在“初级竞争”的阶段
据权威调查显示,近几年我国烘焙业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8年已经达到718亿的产业规模。据相关机构预计,2013年烘焙行业将会达到1300亿元人民币的产业规模。专家甚至预测未来30年烘焙市场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二三级城市的烘焙市场容量的增长速度可接近30%。
烘焙行业迸发出了勃勃生机,巨大市场蛋糕吸引了众多的蚕食者。
近年来,虽然烘焙连锁企业的品牌化、规模化的优势已经有所建立,仍多局限于区域市场。真正实现品牌化连锁的本土烘焙企业屈指可数。好利来和克莉斯汀的年销售额虽在20亿元左右,但好利来在华南市场上缺失,克莉斯汀则在北方难觅踪迹,烘焙行业直到目前为止,始终还没有出现在全国市场占有绝对优势的全国性领军品牌。
烘焙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容量及发展前景,同时由于入行门槛较低,大大小小“前店后厂”的面包房在中国市场遍地开花,遍布大街小巷,越来越多的品牌杀入市场。
市场被众多中小品牌瓜分,不同层次品牌在分割不同的市场。而品牌相互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产品竞争、渠道竞争、价格等层面,真正靠品牌拉动销售的很少,致使烘焙市场还停留在一个初级、低层次竞争时代。
□ 突围:品牌突破,系统运营
1、品牌力成制胜市场关键
如前文所提及,中国烘焙市场的竞争长期停留在低层次竞争层面。品牌意识淡薄,品牌运作的缺失是当前中国烘焙业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很多企业对品牌的认识只停留在设计、注册一个商标,或者为产品寻找一套漂亮的包装,认为这就是品牌。
品牌是消费者的信赖、忠诚、满意、价值等无形资产,是品牌拥有者对产品质量与服务的承诺与信誉。对品牌的“无知”导致本土烘焙企业发展滞后,利润空间狭小,消费者流失等种种问题。
市场的竞争最终是品牌的竞争。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品牌意识也将越来越强,对于烘焙企业而言,只有从根本上塑造品牌,打造强势品牌力,才能形成市场终极竞争力,85度C、喜来公社、仟吉的成功莫不如此。
对于烘焙企业而言,只有从根本上塑造品牌,打造强势品牌力,才能形成市场终极竞争力。
2、从感性营销到理性营销
本土烘焙企业大都还停留在“感性营销”阶段。有的企业甚至连产品定位、目标消费群体等最基本的要素也忽略了,营销运作只是进行一些节日性促销或折扣等,营销手段单一,感性。
感性营销运作所形成的痼疾就是企业忽视了营销系统化,市场、渠道、终端网络都十分脆弱。而随着烘焙市场的逐步成熟,消费者的理性,加之国外品牌所带来的先进营销理念,这种简单的营销运作模式将会在市场竞争中彻底改变。
中国烘焙市场竞争对抗考验的将是企业在品牌、产品、渠道、终端等各方面的系统化作战能力,只有系统化营销才能赢得市场与效益。
因此,企业必须站在整个行业的高度来审视自身,结合自身资源在当前竞争格局中做出有效战略决策,并围绕战略决策来确立自己产品定位、市场定位、目标消费群定位、品牌定位,灵活运用资本运作手段及经营方式,审时度势,及时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