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伊莎莉卡烘焙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烘焙圈 » 开店交流圈

名小吃红极一时 烧饼神话应拷问谁[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05-24 12:56 | 收藏本帖
657 0


   

多数小吃成一阵风

    毋庸置疑,土家烧饼已经开始淡出江城人的视野。在这组稿件即将结束时,回头审视这场“烧饼风波”,人们看到的是太多似曾相识的东西。

    武汉饮食服务处一位资深人士称,在本地饮食行业,像烧饼这样来去如风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串串香、香辣蟹、方便热干面、汪集鸡汤、牛骨头……哪一个都能在武汉迅速走红,然后很快又风光难续。

    甚至还有餐饮酒店管理者和记者打赌:不信你等着瞧,武汉眼下最红火的香辣虾,过不了多久可能还是同样的结局。

    记者在市民中进行调查发现,多数人都有同感。有市民说,这些年,在武汉走俏的美食不少,但好像真没有哪个产品能做长久的。至于个中原因,多数市民的看法是,武汉人嘴巴刁,又喜欢跟风,有新的小吃,大家都想换换口味;但什么东西都一样,吃多了,腻味了,自然也就没市场了。

    “淮北为枳”有其土壤

    不能说市民的看法没有道理,但不少人看到的也许只是问题的表象。

    “排除汪集鸡汤、牛骨头、鸭脖子这些本地首创的美食,可以发现,像串串香、香辣蟹这样外来的美食,在其发源地的命运就和武汉完全不一样。”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一资深餐饮业专家称,其实,我们最该反思的是———为什么好东西只要在武汉,就会有“淮北为枳”的感觉?

    这一现象在饮食业表现得尤其突出。长期以来,本地人下海创业偏爱饮食行业,正因此,武汉饮食业格外红火,可以孕育出很多红遍全国的美食,但一旦哪个产品火了,跟风效仿者也会格外多。

    这一行业名小吃的致命伤是,技术难度不大,资金门槛也不高,有心人只要多琢磨一下,都能模仿个七八分。有业内人士称,本地饮食从业者最典型的心态就是:能赚钱的东西,人家能做,我为什么不能做!于是,名小吃只要一产生,大家便会一拥而上,哪怕味道和品质完全不一样,也要硬往上贴。更有甚者,如果在味道或品牌上竞争不过,就以次充好,靠低价打压。其最终结果只能是,搞乱了市场,也摧毁了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信心。

    管理者该如何作为

    本组报道首篇见报的当天,进行非法培训的沈某已被工商部门查处,但市场上众多非法经营的培训机构,为什么就一直没有人管?正是这些害群之马,伤害的不仅仅是武汉形象,也加速本地名产品的消亡。

    一个问题自然浮现:眼见如此多本该是有大好前途的产品屡屡被毁,管理部门能否加强引导和规范。

    采访中,对这一疑问,相关管理部门的说法惊人相似,市场经济,人家只要没有明显的侵权行为,不好干预……

    也许这种说法有其道理和无奈,但面对精武鸭脖商标被外地人抢注、汪集鸡汤因质量参差不齐而风光不再、堤角牛骨头因拆迁一蹶不振……人们有理由发出这样的疑问:管理部门是否该多些作为?

    有例可查的是,当盛极一时的“鸭脖子”开始走下坡路时,武汉市相关部门及时给予了扶植。眼下,鸭脖工业园已经成为现实,汉产真空包装鸭脖也已远销全国各地,这让人们多少看到了将本地名小吃发展壮大的希望

[ 本帖最后由 于 2024-11-27 18:40 编辑 ]社区服务, 会员, 功能
举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