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伊莎莉卡烘焙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烘焙圈 » 开店交流圈

福建军团低谷突围[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05-24 12:56 | 收藏本帖
841 0


福建休闲食品企业曾因2004年的集体发威,放射出炫目的光芒,引人瞩目。2005年却是福建食品企业的滑铁卢之年,达利薯我系列产品市场表现差强人意,可比克则因食品安全问题让达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上亿元,奇客茶饼干反响平平,福马渐无声息,雅客的木糖醇也无法达到V9当年的高度……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福建食品企业一时间仿佛集体失语。因此2006年,对于发展中的福建军团来说显得至关重要,如何“拨乱反正”,尽快度过低谷期,是福建军团能否再创辉煌的关键。
  
  ■福建军团面临考验
  
  尚未成为经销商的首选
  “福建的休闲食品大多数质量不错,但是比起广东的休闲食品还是不具备突出的优势。”河南郑州华中食品城经销商耿文忠的话比较有代表性,“首先,在价格上就不具备竞争力。一包休闲食品如果贵5分钱,我们的产品就会存在滞销的问题,产品分销不下去,我们就无法维持现有的生存状况。福建的休闲食品比广东的进价高,所以从价位方面考虑我们并不是非常愿意经销福建休闲食品。第二,广东的休闲食品产品品种多,包装新颖,变化快,价格相对较低,而且也是三证齐全,我们在选择上自然会更偏重他们。第三,福建休闲食品的厂家对经销商第一批进货时要求全额付款,不像广东的厂家,第一次只需付50%的款项即可。全额付款方式给经销商无论是从心理上和经济上都带来了负担。第四,从服务上看,我们要考虑进货的品种在市场上是否畅销,有的产品具有季节性,时间一过客户就不要了。我们必须跟着市场和消费者的心理经营产品。但是经营福建休闲食品在调货和退货方面却不容易。”
  
  战略规划不足
  除了在市场上直接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之外,众多营销专家对于福建军团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整个福建军团的整体战略到各个企业自身的长远规划,都存在一些缺失。21世纪福来文化传播机构董事长娄向鹏告诉记者,企业优势资源整合不足是目前暴露出来的一大问题。福建几大食品不仅有不错的企业实力,而且每个企业都有一两个产品已经形成相当的品牌影响力,比如达利的蛋黄派、亲亲虾条、福马蛋黄派、蜡笔小新果冻等。但无论是福马还是达利都没有利用好已有的品牌影响力,割裂了企业副品牌之间的联系,使品牌力量分散各自为政。一组消费调查表明:87%的消费者不知道达利蛋黄派和可比克薯片之间有关联,不知道它们是达利集团推出的系列产品。同时,福建食品企业在对企业个性、研发工艺、荣誉影响等各方面的优势资源整合,难以树立消费者、经销商对企业、对品牌的信心和忠诚,给人单一的品牌印象。另外,产品开发盲目跟风,奉行简单的拿来主义,导致同质化严重;缺乏产品细分与市场定位,缺少渠道创新;优势资源整合不足;有广告无营销等等问题,都是福建军团常被提起的问题。
  

  内部管理的缺陷
  一位浸淫于福建企业多年,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职业经理人则向记者列出了福建军团普遍存在的六大问题:
  第一,重模仿、轻创新。福建企业的模仿能力是业内公认的第一。诚然,模仿能大量地节约产品研发的周期,但企业要长期发展,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而以模仿为主的企业,必须保证投入的精准度和进出的速度够快。但快速消费品市场上,产品的热点转换相当快,要做到以上的两点是相当难的。盼盼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基本上除了最老的几个膨化产品和派,这几年跟风的产品如果冻、爽口片等都无一幸免地落后了。
  第二,重炒作、轻服务。福建食品企业的炒作能力很强,从明星代言到电视广告轰炸都非常突出。但是由于企业发展过于迅速,服务体系存在大量的问题,年年总是有处理不完的旧货和质量投诉。
  第三,重个人能力、轻团队。在企业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于销售系统的单兵作战能力的要求是较高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英雄主义可以替代团队作战。但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往往是老板们在有意无意地纵容和鼓励的。其后果这几年来逐步体现出来:不少企业因为一两个核心人员走了,就出现混乱、停顿的局面。
  第四,重挖人,轻培养。由于人力资源基础单薄无法满足企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基本上福建企业在人力资源上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挖”。这样,忠诚度、文化融合、新旧协调等等问题就出现了。
  第五,家族气氛浓厚,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福建企业里的家庭气氛远比其他地方浓,如福马、奇客的兄弟班,海新的父子戏等等。这使大量引进的人才无用武之地。正是由于这种气氛,往往造成了老板有识人之明而无容人之量的局面。
  第六,过度的自我膨帐。某些企业家才做了一两个亿的业绩,就开始自我陶醉,大有问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意思了,就开始想在整个行业发展史上为自己浓墨重彩地写上一笔。殊不知,这往往是悬崖上的舞蹈。
  

  ■福建军团新举措
  
  业内人士的质疑和建议,已经在福建军团中激起波澜,记者近日走访多家福建食品企业后发现,很多企业都意识到,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弥补缺漏,并创造新的优势。
  
  以产品创新为重点,投巨资开发高科技含量产品
  成功离不开科技在生产中的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福建企业2006年的工作重点。在产品创新方面,不能不提到最成功的案例——雅客V9。雅客总经理陈天奖告诉记者,雅客的维生素糖果是当年花巨资引进的德国的进口设备开发出来的产品,其成功的一大因素就在于其不可模仿性。陈透露,目前雅客依然没有停止对这个品类的创新开发,并且经过规模生产,已经能够严格地控制成本。任何新进入者或模仿者,面临高技术壁垒,都要付出很高成本的代价。
  事实上,在跟风开发新产品屡战屡败、不见起色的情况下,今年福建企业纷纷瞄准了开发高科技含量产品。福马在晋江购买了230亩土地,引进意大利进口设备生产全新的产品,总投入高达1亿6千万元。福马总裁办主任郑前远透露,9月5日该设备引进到位投入生产以后,估计将会为其带来3到5亿元的收入。另外,亲亲投入巨资成立的企业技术中心被确定为福建省级食品行业技术中心,蜡笔小新的研发中心成为福建省果冻研发中心。同时,企业还开始重视开展产学研联合开发,与高校、科研院所大力开展联合协作,加强企业技术难题攻关和科研成果应用。如亲亲、中绿与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工程学院进行技术合作,金冠园与清华大学专家共同研发新品,蜡笔小新、福马与福州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等等。
  泉州市食品行业协会秘书长孙振权透露,为了提高食品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许多企业应用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泉州市食品企业目前用于引进技术设备、改造工艺设备和生产线的投入已高达10多亿元。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让福建企业意识到企业要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应该积极地走出国门。2006年也成为福建军团的“集体海外年”。雅客于今年年初与日本第三大零售商大荣集团在经历了长达14个月的谈判后,终于签订了合作条约,从今年起每年向其出口40个货柜的产品。福马在今年5月18日成立了进出口贸易公司,将出口贸易项目独立出来,专门负责对东南亚、美国、中东、非洲、澳大利亚等国的出口。据透露,福马年出口量目前为500多万美元。蜡笔小新也在今年开辟新地建立了出口基地,专门用做出口的专业生产、存放产品等,目前蜡笔小新产品的出口能占到整个销售份额的20%。奇客的出口业务也已进入实施阶段。
  记者还得到消息,随着今年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国际市场的准入门槛对小企业而言,已变得高不可攀。泉州几家实力较雄厚的食品企业有意联手投资建立“泉州食品出口加工区”,按国际标准进行建设和生产,以进一步丰富泉州食品产业链的内涵,提高泉州食品出口量和国际竞争力,为跨不过国际市场准入门槛的中小企业提供出路。该项目正在积极的筹划中。  
   为鼓励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开拓国际市场,扶持外贸发展,泉州市政府也在今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对于获得世界名牌奖的企业奖励200万元,对于新入选“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并且当年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给予奖励20万元。并且鼓励企业参加境外各种展销会、国际性专业博览会,还对企业参加市政府或市外经局、贸促会等部门组织的展会参展摊位费实行补助,每个摊位补助金额1万元。对积极应诉国外反倾销的企业,按其发生的律师费用的30%给予补助,最高补助额不超过50万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福建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产业链,在出口方面,既有地理优势,又有当地其他行业的很多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开拓国际市场成为一种趋势。而且在出口的形式上也并非单一地以运出国门为原则。常规的出口方式并不能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益,像雅客这样直接进入国际终端市场既能够维持一个令企业满意的价格,又能打响自己的品牌。
  
  亡羊补牢,保障食品安全
  去年国内外知名的食品企业都遭遇了食品安全信任危机,福建军团里的领头羊达利也被卷入其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福建企业以此为鉴,在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下了大力气。如福马等企业专门建立了一整套的产品生产责任追查制度,任何一个批次的产品销售出去一旦出现了问题,都能直接追查到责任人。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经销商的信心。郑州闽港贸易商行陈梅英经理说:“我们愿意做福建知名厂家生产的休闲食品,因为大品牌的产品质量有保证,口碑好,质量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大,这些作为推广市场的前期基础对于我们经销商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我们接到产品后找到直销队伍先从卖点推销,更直接、更快速的接触到消费者,能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除此之外,福建军团还在多方面进行改进,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例如在人事制度上进行改革,有的企业撤掉大区经理,设立省级经理、城市经理等职务,以实现对每个区域的深层次开发和服务。在人才的引进方面,也更加重视吸收外来人才。蜡笔小新行政中心经理李建平告诉记者,产业园区的规模经济让更多的人才来到福建食品企业,这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对于人才的待遇也在逐步提高。另一方面,福建军团放慢了异地建厂的速度,将建设重心转移到了本地,促进了企业稳步、健康地发展。另外,泉州市开始着力打造“中国休闲食品名城”,准备建立专业食品交易中心、食品行业技术中心、食品行业检测中心、食品工业的培训基地和食品工业的物流中心和电子商务中心。一旦该项目建成,对于提高福建食品企业的区域优势和整体竞争力将起到积极作用。
  
  ■福建军团在曲折中前进
  
  泉州市食品行业协会秘书长孙振权认为,尽管福建企业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但是,整个发展势头却是积极向上的。纵观整个福建食品工业发展的历史,其成长向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由从小到大,由传统手工作坊向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阶段。到现在,其成绩是毋庸置疑的。以福建休闲食品的产业集中地泉州市为例,据1978年的统计,全市食品工业总产值排在福建省倒数第二位,最初的家庭作坊主要生产季节性水果罐头、鱼皮花生和五香瓜子等。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食品加工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其加工模式尚未获得根本性的变革。到了90年代,泉州市食品业进入了黄金发展阶段。伴随着资金的投入、厂房的建设、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一方面家庭作坊式工厂被逐步淘汰,食品加工走向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一批新兴的食品企业也涌现出来,休闲食品产业悄然在泉州扎根;进入21世纪后,食品工业逐步走向成熟,基本形成了企业规模集团化、产供销一体化、经营规范化、市场拓展网络化和产品质量高档化的发展格局。食品工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带动了食品机械、食品包装设计、原辅材料、农副产品生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据泉州市食品行业协会公布的数字显示,至2005年,泉州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超过1300家,总产值达14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123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16家(包括雅客、福马、亲亲、蜡笔小新、金冠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3亿元。膨化食品的市场份额占全国的40%,糖果业占20%。
  目前,福建食品基地已跻身全国三大食品生产基地。孙振权认为,福建休闲食品企业进入了品牌发展阶段。而很多福建企业目前也已经意识到了自身发展存在的弊端,正在做一系列的改进,也为下一步的品牌建设铺平了道路。
  著名策划人叶茂中则认为,从企业发展过程来看,企业一定是从“小而强”到“大而不强”再到“大而强”的,没有企业能够例外。很多福建企业就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
  在“小而强”的阶段,里里外外的事总是老板一个人在抓。后来企业发展了,做大了,企业的管理决策的惯性转变不过来,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企业做大,自然面临很多新的问题,老板也不会是全才、通才,他的判断也会受到他的眼界、学识的限制,决策出问题在所难免。这时候,他们就处在“大而不强”的阶段。把眼光局限在这些点上,福建企业问题多多。这中间,很多问题不是福建企业特有的问题,而是人性的弱点,是所有处在“大而不强”阶段企业共同的问题。
  叶茂中表示,看一个板块的发展不能只盯着过程上的细枝末节,结果才是最重要的。福建企业的主流仍是充满希望的,充满朝气的,他们还是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在福建企业圈中已形成了学习和竞赛的氛围,这种氛围让他们进步飞快。在发展的路上,他们也许还会跌跌撞撞、也许会摔得满身是伤,但跌倒后再站起来,他们定会走得更稳。

[ 本帖最后由 于 2024-11-27 20:24 编辑 ]社区服务, 会员, 功能
举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