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伊莎莉卡烘焙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烘焙圈 » 技术问答圈

在熬制糖浆时,如何避免糖的结晶[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02 03:39 | 收藏本帖
22863 25

在熬制糖浆时,如何避免糖的结晶,为什么在在熬制糖浆的过程中或在熬制糖浆前,要加入酒石酸或柠檬汁?

[ 本帖最后由 yxf802121 于 2008-11-1 19:42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于 2024-11-24 19:01 编辑 ]社区服务, 会员, 功能
举报
分享到:
  • 防止糖浆结晶,熬的过程火候要均匀,时间要足,最少不低与两个小时,不超过4个小时.

    为什么在在熬制糖浆的过程中或在熬制糖浆前,要加入酒石酸或柠檬汁?酒石酸这东东没放过,柠檬酸到是必放,还有新鲜柠檬和菠萝.使蔗糖转化为麦芽糖和果糖,烘烤后的月饼皮柔软滋润。

    楼下请补充.
  • 知道的多多回答,我也学习学习!支持回答问题!
  • 原帖由 yxf802121 于 2008-11-2 03:39 发表
    在熬制糖浆时,如何避免糖的结晶,为什么在在熬制糖浆的过程中或在熬制糖浆前,要加入酒石酸或柠檬汁?


    加入柠檬酸后使糖浆不易分离,保持其稳定性,酒石酸功能和柠檬酸差不多,食用的好像国内比较难买吧,

    其次温度也比较重要,
    还要看糖浆是做什么的?不同的用途浓度不一样
  • 楼上的很详细!  赞一个!
  • 酒石酸功能和柠檬酸差不多,其实就是调节酸碱度,能让糖浆更稳定一些,
  • 赞-----------
  • 当蔗糖溶液与酸性物质一起加热时,部分蔗糖就会分解成两种等量的单糖-葡萄糖和果糖。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混合物称做转化糖。其甜度比一般的蔗糖高约30%
    转化糖有两个特性,一保湿性能特别好,可以保持蛋糕的新鲜和湿润,二是具有抗晶性。所以他可以增加糖果,糖霜和糖桨的光滑度。这就是通常在糖桨中柠檬酸之类的酸性物质的原因,煮沸中,酸会将部分糖转化,在加热制作糖果或糖霜的过程中,不会有结晶颗粒产生。佩服本末师父啊
  • 原帖由 yxf802121 于 2008-11-2 03:39 发表
    在熬制糖浆时,如何避免糖的结晶,为什么在在熬制糖浆的过程中或在熬制糖浆前,要加入酒石酸或柠檬汁?

    酒石酸也是一种抗氧化剂,酒石酸与柠檬酸类似;通常都采用柠檬酸!主要是分解糖为单糖,防糖结晶;此时糖浆略带酸性,也可以适量加些小苏打,中和它PH值,能保存久些!
  • 原帖由 yxf802121 于 2008-11-2 03:39 发表
    在熬制糖浆时,如何避免糖的结晶,为什么在在熬制糖浆的过程中或在熬制糖浆前,要加入酒石酸或柠檬汁?



    不少西点装饰料的制作都涉及到糖浆熬制,如方登、蛋白膏、法式奶油膏等。有的西点配方中也有糖浆。糖浆熬制是西点制作中一项重要的技术。

    1、糖的转化与结晶 糖易溶于水而形成糖溶液。

        常温下,2份糖可溶于1份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在加热条件下,糖液中的糖量甚至可达到水量的3倍以上,即为过饱和溶液。当它受到搅动或经放置后,糖会发生结晶从溶液中析出,这种现象称为糖的重结晶作用,俗称糖的返砂。因为蔗糖的结晶颗粒较粗,所以有时需要抑制这种结晶返砂作用。
    糖液在加热沸腾时,蔗糖分子会水解为1分子果糖和1分子葡萄糖。这种作用称为糖的转化,两种产物合称为转化糖。糖溶液经加热沸腾后便成为糖浆,也就是转化糖浆。糖的转化程度对糖的重结晶性质有重要影响。因为转化糖不易结晶,所以转化程度越高,能结晶的蔗糖越少,糖的结晶作用也就越低。控制转化反应的速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糖的结晶。酸(如有机酸)可以催化糖的转化反应,葡萄糖的晶粒细小,两者均能抑制糖的结晶返砂,或得到细小结晶(微晶),使制品细腻光亮。在制作膏类装饰料如奶油膏和蛋白膏时,通常要将糖浆熬至116~118℃,达到这种转化程度的糖浆,当加入到打发的奶油或蛋清中时,不仅可以形成光滑的糖膏,而且由于糖浆的高粘稠度,使蛋清或奶油中的泡沫更加稳定。

    2、糖浆沸腾过程与特征

        糖浆在沸腾过程中,水分不断蒸发,糖液浓度逐渐增高,变得越来越粘稠,沸腾温度(沸点)也进行性升高。糖浆浓度和沸点呈一定的对应关系。除使用量糖计测定外,还可以由糖浆的物理特征来判断糖浆的温度及浓度,从而掌握糖浆熬制是否已达到所要求的温度。

    下面介绍用“手测法”来鉴别糖浆熬制的若干阶段及相应的温度。
    (1)开始沸腾阶段 104.5℃,糖液起泡。
    (2)成线阶段 107℃,用食指接触糖浆表面后,再与拇指合拢,然后分开两指,可以将糖浆拉成一条有伸缩性的细糖线。
    (3)珍珠阶段 110℃,方法同上;当线断裂时,在末端可形成一颗液珠。
    (4)吹动阶段 113℃,用一个金属丝圈伸进糖浆后再拿出来,圈中可形成一薄膜,而且薄膜能轻轻被吹动。
    (5)羽毛阶段 115℃,糖浆薄膜能被吹成一片羽毛状。
    (6)软球阶段 118℃,蘸少许糖浆,滴入冷水中,即用两手指捏住糖滴,当两手指轻轻搓动时,可感到指间的糖浆形成了一个有可塑性的软球。
    (7)硬球阶段 121℃,方法同上,糖浆形成坚实的硬球。
    (8)软壳阶段 132~138℃,糖球表面有一层薄壳,且会轻微破碎。
    (9)硬壳阶段 138~154℃,糖球表面结成一层厚壳,需用较大的力量才能使其破碎。
    (10)焦糖阶段 154~180℃,糖变成琥珀色,并随温度升高由浅变深。

    3、糖浆熬制方法
    ①将糖和适量水(约为糖的一半)放进一口干净的锅中,置小火上加热,同时不断搅拌至糖完全溶化为止。
    ②将火开大,继续加热至糖液沸腾。如需加有机酸(如柠檬酸)或葡萄糖,可在此时加入。
    ③一旦沸腾,停止搅动。如锅边出现糖的结晶,可用少量水将其冲洗进糖液中。在沸腾过程中,随时撇去表面浮沫。
    ④迅速将糖浆烧至所需要的温度即止。
  • 很好。这样的讨论要加以推广。烘焙技术上要严谨。
  •  «上一页   1   2   …   3   下一页»   共25条/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