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伊莎莉卡烘焙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烘焙圈 » 开店交流圈

北京老外开店铺开卖“油盐酱醋”[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06 13:57 | 收藏本帖
2488 0

来源:环球时报   2008-11-05 09:14

在海淀区读书的大学生小王说他想起101中学旁挪威人开的“乌巢”比萨店,公关公司的贾先生说他想起天安门对面前门23号法餐厅布鲁宫和大个子法国老板,报社记者李先生说他想起日坛公园的石舫酒吧,那是他美国《新闻周刊》一位同行的产业———在越来越国际化的北京,提起老外开店,可能多数人已经不会觉得稀奇(这里不指麦当劳、7—11之类的大品牌外资连锁,而指外国人亲自在北京开起的特色店铺),可存留在北京人印象里的“外店”还是以餐厅、酒吧、咖啡馆居多。其实,就在奥运前后的一段时间,一些老外陆陆续续新开起来的店面,已经让北京的“外店”格局悄悄起了变化。


老外开店趋于多元化

  记者发现,在亮马桥、望京、南锣鼓巷等外国人聚居、出没的地方,都陆续有老外的特色店铺新鲜面市。它们开始超越酒吧、咖啡馆和餐厅的范畴,或者属于餐饮业更细化的部门,或者跨入了新行业———北京老外开店的领域趋于多元了。


  好运街德南面包房的老板是德国人,橱柜里,从圆形的小面包到一尺来长的条形面包次第排开,它们色泽较暗,而触感偏硬———原料中加入了燕麦、大麦并用酸面团发酵,不同于中国人作为配点的软皮蓬松的面包。“因为在北京吃不到正宗德式面包,老板就邀请本国的顶级面包师开起了自家的面包房。”经理吴女士说。在亮马桥一带德国企业工作的许多德国、瑞士、匈牙利人和德国“海归”们成为这里的常客。

  除了提供西式原装产品和服务,也有些创意外店以中国元素为底本进行时尚发挥。比如小有名气的南锣鼓巷创可贴T恤店,英国老板江森海收集起那些散落在人们记忆边缘的旧北京生活标签,像1.20元每公里的出租车标价单,蓝色的2号线地铁票,60年代的旧粮票……将其设计在T恤上。其斜对面的店面老板则是来自美国的亚历山大,设计师将戏装的京剧旦角、身着太空服的航天员、旧上海的交际名媛漫画化,设计成娃娃、手偶,或者装裱在T恤、雨伞上出售———这些“马路上的品牌”是“靠创意赚钱”,卖点则是“老外眼中的北京”。


外店带来新鲜服务模式


  开店的老外不只给北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产品,也带来崭新的服务模式。三里屯Village里的“乐雅皇室”是一家英式红茶零售店———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甘古力博士任董事长。明朗舒缓的音乐中,来自号称“世界第一茶园”的印度麦卡巴里茶庄的盒装红茶被艺术品一般摆放在白色墙壁的小展位上。小小的茶室被精心而不露痕迹地分隔成展示区、试饮区、茶事商谈区,精通“茶理”的经理会为你娓娓讲述异国的红茶故事。区别于张一元、吴裕泰等茶叶大牌古色古香的风格和各色茶品混杂销售,他们创造出富有艺术气息的时尚空间来专注地传达红茶表征的生活方式。



外店的“西成东就”


  “外国人在中国开店其实跟中国人在外国开店是一个道理。现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只世界500强的大型跨国企业进入北京,一些小型的外资企业也开始入驻,不只是生产性企业,北京外资的商业性企业也越来越多。而且有不少外国人不只是来北京就业,还要在北京创业,这是北京国际化更加深入的表现。”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王通讯介绍说。另一方面,王通讯又提到,与纽约20%、香港7%相比,北京略高于1%的外籍人口居住率离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还有相当的距离。


  许多外店的创始都是为了供应北京外籍人口的生活需要,瞄准的是外国人市场,可当他们在北京扎下根来,中国人也不免耳濡目染受其消费方式影响。德南面包店经理吴女士说,尽管开店之初客人以外国人居多,他们依然坚持纯正的德式风格,但是随着附近的北京本地人慢慢开始尝试,店里的中国客人也逐渐多起来。品厨的经理Michael说,因为饮食习惯的差异,欧式厨具的受众仍以欧美人为主,可三里屯这个国际化的前沿社区让中西生活方式更多汇融,西餐文化在中国的逐步渗透让一些北京人开始渴望自己烹制西餐———他对店铺会拥有更多中国和亚洲客人抱有信心。


  外店服务的推广有时候会因为生活方式的差异而受到拦阻。画间发廊的总监Elaine Wong说,许多中国客人不习惯他们的服务风格,所以开始时工作挺难做。可是外国客人的示范作用和出境旅游的相似消费体验,正在让许多中国客人经历生活理念的转变,店里中国客人的比率也慢慢增长起来。

[ 本帖最后由 于 2025-01-26 15:15 编辑 ]社区服务, 会员, 功能
举报
分享到: